曾经服务过一家企业,记得6年前第一次接触时,他们的管理团队还很年轻,也很勇敢。说他们勇敢,是因为当时的他们除了满腔的激情和斗志之外,还是激情和斗志。记得那个时候,那位老总一提到他们就是一副爱恨交加,痛苦与快乐并存的表情,爱的是他们士气高昂,充满斗志,恨的是他们缺乏管理思维和管理能力而不自知,反而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搞到团队内部冲突四起。那时的他们充满了对工作的热情,缺少的只是管理思想、管理技巧、方法和工具。花了3年的时间,他们几乎学完了市场上面所有盛行的管理类培训课程,每个人再谈到管理的时候,也都有了很多自己的见解和不一样的感悟。当然,无可否认的是从管理能力、管理技巧和管理的标准化、精细化方面,他们的进步是巨大的。但是,也正是在学习了3年之后,他们和他们的老总陷入了更深的困惑。当再次接触这家企业时,我发现,还是原来的管理团队,每个人跟3年前已经起了很大的变化,他们一个个都变得成熟了、理性了,也都有了很多丰富而宝贵的管理经验,但是他们丢失了一样东西,叫做激情和斗志。这次老总再提到他们,已经不是从前爱恨交加的表情了,更多的是困惑和不解。他说这支队伍带到现在,每个人都成长了,谈管理个个都可以谈的头头是道,但是昔日的士气不见了,一个个死气沉沉的,而且一逼迫,居然还有好几个都有了想要离职的念头。他们究竟是怎么了?
在所有的管理类专业书籍中,几乎都会提到管理的四大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一直以来,当我们谈到管理这个话题,也总免不了会去强调战略、目标、决策、执行、监督、控制等因素,却很少去谈论关于人和人性的问题。
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上充斥着众多的管理培训课程,但仔细看看,几乎也全都跟知识和技能相关,真正关注到作为管理和被管理的实质与主体的人,以及跟人的工作绩效息息相关的更深层次的心理与行为研究的却少之又少。
近几年,人们发现了管理的实质其实是对人的管理,而对人的管理往往又是所有管理要素中最难、最具挑战性的。因为人的心理状态是复杂的,不仅人与人之间有所差异,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期也会有差别。因此,管理者不能把所有的人视同一样,用一个固定的模式去进行管理,而是要去洞察他们各自的特点,对症下药,采用不同的沟通和激励方法,才能提升管理的有效性。这就要求管理者去学习一些心理学的知识,学会如何去认识他人、了解他人,当然也包括认识自己和了解自己,从而提升自己管理的有效性,同时促进团队整体绩效的提升。
部分文章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联系电话:400-666-5643
原文来自:中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