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办法,能够让企业控制工资成本的同时,还能有效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咋一听到这个问题,好像是觉得老板太扣门了吧,这种想法都有?我们不是神仙啊。可是,这个问题却是引起了大家的共鸣,这的确是传统行业目前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一方面是销售价格难以提升、业绩不理想,另一方面是人工工资不断提升、成本压力增大。要生存,怎么办?
这个问题的答案寻找,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解析:一个是关于员工的积极性问题,一个是关于企业成本压力问题,先说员工积极性问题。
毋庸置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基本上是与其收入紧密相关的。长期来讲,员工来企业工作,要么是为了钱,要么是为了钱途(即今天的钱和明天的钱),员工不会为了企业给出的低薪酬、低回报努力工作。无论你是采取什么样的支付结构、支付形式,无论是怎样与业绩挂钩、与能力挂钩、与行为挂钩,或者什么技巧,员工积极工作、全力投入看的是实际收入和收益。
只不过,一个企业的员工构成大体上会有一个“三三制”,1/3人的是以事业为重,为了事业可以容忍短期很低收入,更看中长期收益;1/3的人看的是事业和收入的平衡,可以容忍短期较低收入;1/3的人不太看什么事业,只看眼前的收入有无激励性和吸引力。因此,员工积极性要提高、要保持,收入就要有竞争力而非相反,这条路上的空间基本上就是这样了,老板还是要在成本控制这个层面找出路比较实际。
事实上,关于有效控制人工成本的问题,在过去的近十年里面,东部沿海地区的传统行业早己面临过这个问题的挑战,也的确遇到过很多有效、无效的解决途径。其中,影响问题解决的关键原因,主要还是由股东们对“人工成本”这个问题的理解来决定的。归纳起来,不同企业的成功与失败经验,区别主要还是在于股东对“人工工资成本控制”的看法上,理念决定了出路。大体上分一下,主要有这么三类解决思路:
第一类,降低“人工成本”主要是着眼于将员工工资总额压低的思路。在早期劳动力还不是那么紧张的时候,企业就是简单的将员工工资标准定得比较低,通过长期持续的招工、招工、再招工,来弥补低薪导致员工不断流失带来的缺口,来给“不努力”工作的员工带来一些外部压力。当然,随着后期劳动力市场的极度短缺、劳动力结构的变化,他们也在调整策略,改为减员增效、减人提薪,在员工承受度和工资总额之间寻找平衡,艰难前行。
这个思路,基本上是国内大多数传统企业的通行做法,也不必举例子了。问题是,随着社会劳动力结构的改变,随着工资基本水平的上扬和价格竞争的泛滥,单单着眼于工作总额的思路基本上是走不通了。现实来看,这类企业的日子基本上也是处于苟延残喘的状态了。
第二类,减低“人工成本”主要是着眼于提升员工“人效比”的思路。这种思路还是从“成本”的角度来看待员工报酬的,不过思路开阔到了运营总成本与总收益的范畴,这也是目前大部分经营管理还算比较好的内资企业的共同做法,也算是传统行业有效的“传统”做法。
这类企业里,围绕市场上企业产品售价、经营成本的挑战,在市场营收改进空间有限的条件下,将经营的焦点聚焦在“精准、价值”上。企业老板通过倒逼运营效率、运营成本的方式,围绕“人工总投入:营收/利润总额”的改进目标,通过提升组织效率、提高运营质量,通过促进单位产出的效益,间接降低人工成本的压力,并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这个思路,好处是通过消除经营价值链各个环节、过程中的管理浪费,在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竞争能力的同时,还提升了运营过程中价值创造的水平。通过价值创造能力、运营业绩的提升,将员工工资总额的被迫增加,消化在了运营管理的成本下降的环节,在实现了经营总成本有效控制的前提下,还保证了员工薪酬收入的稳步提升。当然,随着总成本下降、总体盈利水平的提升,员工的绩效收益也会同步提升、成就感也会大大加强,员工的积极性、股东的积极性也能够同时保障。
围绕这个思路,在过去的近十年里,我们帮助大量的传统服务企业、制造行业企业进行了这方面的咨询实践、改进提升。基本上,在目前企业的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理念、文化基础比较薄弱的条件下,这个思路对于现阶段的各类传统行业企业还是有效的。
而且,从近期针对供应侧改革的大环境来看,这个思路对于打算依靠卓越运营胜出的企业来讲,通过对企业价值链的澄清梳理,通过对价值创造、价值传递各个环节有效性的理念和方法的强化,通过对各个环节价值浪费的减少、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提升,可以大大提升企业的运营和管理能力水平,提升市场竞争力。
事实上,尽管工业4.0、互联网+这些新的理念、方法将会逐渐融入企业运营,成为现代企业竞争不可缺少的成功驱动要素,但是,如果能够通过对价值链的高效运营、价值提升确保企业在行业的相对竞争优势,也是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短期可以实现的有效途径,值得大力推广。
第三类,“人工成本”被看作是企业的资本投入、创新驱动要素的思路。在过去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这种做法被看作是高科技、高风险、智力密集行业专有的做法。
从投入——过程——产出三段论来看,这类企业已经将对待员工收入、“人工成本”的眼光,由过程环节,扩展到投入环节、产出环节。这就出现了两种现象:常见的一种是,通过高薪酬吸引到高能力的人才,进而实现高产出、高回报,进而提升高投入的能力。多数有资金实力的、成长型的高新技术、智力型企业,基本上是这样的,比如1997年的深圳华为,将员工薪酬提升为行业水平的2倍的做法。这种做法已经不新鲜了,只是大部分传统行业的老板们觉得,这种做法针对的是高素质高能力人才,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不适用,与自己的相关性不大。
另一种是类似合伙人的做法。这种做法与企业是否高新技术没有关系,早年是在创业型企业、咨询机构比较普遍,目前已经开始成功扩展到了各行各业,也是大部分企业应当关注的。
在这类企业做法里,由于从市场机会的创造与寻找、价值主张与价值链的构建与创新、业务模式与管理模式的创新设计、经营运作方式方法的创新、技术和产品的创新创造等等各个环节,都希望全体员工能够实现全天候、全过程、全自动的投入,“价值共创、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设计,就成为其将“人工成本”视作资源投入、可以谋求更高回报收益的设计理念。
因此,各类合伙人机制,共创共享机制就成为企业降低成本、提升产出的有效途径。随着“工作合伙人、项目合伙人、职业合伙人、企业合伙人”等等形式的引入,这些企业真正实现了老板们期望的“减少人工、增加产出”的目标,甚至在海尔电器这样的激进型企业里,“人工成本”的概念已经没有了,人工成本为“零”了——因为员工所有的收入都是他们自己挣来的!
而且,随着互联网经济、互联网社会转型的深入,由于大数据、网络工具的普及,由于互联网思维、共享经济逐渐成为社会主导价值,企业里的开放性、合作性、社会激励将成为主流,员工的积极性、努力程度、稳定性也真不仅仅是多给金钱能够解决的(当然,钱少了一定不可能),企业需要用事业、机会、平台吸引各路人马合伙创造价值,这也刚好与国家“十三五”规划强调的“共享”理念相吻合。
最重要的是,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也不可能够仅仅依靠运营效率的提升来支撑,“全员创新、全过程创新”和“经营管理模式体系”将成为企业发展的新动力,员工的自主性、创造性、合作性将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事实上,除了像华为、阿里这样的IT企业,包括海尔电器、万科地产、碧桂园、永辉超市这些传统企业的成功已经证明了“合伙”的有效性。
文/白洪山
部分文章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联系电话:400-666-5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