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的海尔,已经对自己动过五次大手术。每一次大手术,意味着一次战略变革。
从1984年公司创立,到1991年,是海尔的名牌战略阶段。那时候,即使冰箱产品供不应求,张瑞敏仍然坚持做出了“砸冰箱”的举动。通过这一近乎疯狂的举动,他宣示公司以质量求名牌。
从1991年到1998年,是海尔的多元化战略阶段。它以“吃休克鱼”的方式,通过兼并重组进入了洗衣机、电视机、空调等各个家电领域。同时,它打造了“日清管理法”,后来成为“人单合一双赢”模式的前提基础。
从1998年到2005年,是海尔的国际化战略阶段。张瑞敏给海尔定下了“出国创牌”而非“出口创汇”的思路,海尔开始在美国、意大利建立或收购工厂。海尔还提出了“市场链”理论,喊出“人人成为SBU(战略业务单元)”的主张,要让每个员工都成为一个盈利单位。这一激进主张成了后来“人单合一双赢”模式的前奏。
从2005年到2012年,是海尔的全球化战略阶段。这个阶段恰好是互联网兴起的时期。在同行还在打价格战时,海尔开始了“砸仓库”:推动基于零库存的即需即供,倒逼整个体系去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此时,“市场链”逐渐淡出,而脱胎于“市场链”的“人单合一双赢”管理模式正式提出,“自主经营体”和“倒三角”开始成为海尔的核心组织概念。
从2012年12月至今,是海尔的网络化战略阶段。这实际上是海尔“砸组织”的阶段:先是“企业无边界、管理无领导、供应链无尺度”,后是“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由此在企业内部构筑出激烈的竞争氛围。海尔的各种新名词更让人眼花缭乱:“利共体”、“小微”、“创客”、“接口人”、“孵化平台”,不一而足。
伴随这一系列管理变革的,既有赞不绝口,也有质疑甚至非议。有人甚至喊出“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海尔?”
在这种“管理多动症”的背后,是张瑞敏提倡、海尔奉行的“自以为非”的指导思想。在他看来,海尔需要的不是“自以为是”,认为自己已经实施的管理措施始终正确,而是“自以为非”,始终以扬弃的观点看待和变革自己的管理体系。
他公开表示:“我们正在解决,怎么破中有立,先破再立或者边破边立,这是我们正在进行的事儿,到目前有时候有一定成效,但总体来说可能是处在进两步退一步的状态。”
2014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实现2007亿元,同比增长11%;实现利润150亿元,同比增长39%,利润增幅是收入增幅的3倍;同时线上交易额实现548亿元,同比增长2391%。
财务业绩与管理创新哪个更重要?
彼得·德鲁克说过,“鞋子是真实的,而利润只是一个结果”,“利润”背后是“鞋子”,而“鞋子”背后则是“人”。无论是成功的商业模式还是成功的品牌,其背后都是人。深受德鲁克管理思想熏陶的张瑞敏,肯定懂得这个道理。换句话说,海尔管理多动症的目的,不是追求利润,而是要输出管理。
为了这个目的,张瑞敏孜孜不倦地吸收西方先进管理理念。国际上的管理大师们,常常成为他引经据典的源泉。
把西方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解读为中国的做大做强,把西方原本定义事业部的SBU,灵活应用到海尔的员工个人层面。原指那些把创意变成实体硬件的人的创客,被延伸为利用海尔平台资源进行创业,从而为用户创造价值的人。
作为一家有管理优势的企业,海尔向哈佛商学院等世界名校敞开大门,欢迎教授们前来访问研究,分别以“文化激活休克鱼”和“人单合一双赢”模式的主题,两次成为哈佛商学院案例的主角。
海尔的确有不少创新型产品,广受消费者欢迎,也的确是享誉国际的名牌。可是在笔者看来,比起产品和品牌,海尔的管理创新更值得称道。比起输出硬实力,输出软实力更具持久的统治力。
(来源:世界经理人网站)
部分文章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联系电话:400-666-5643
作者:陈明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