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保卫处招博士:贬低学历?大势所趋?

新华日报时间:2015-04-22

近日一则新闻引发网友关注,原因是四川大学官网公布的一则招聘启事:“根据保卫部(处)工作需要,特面向校内外公开招聘管理岗位工作人员2名。条件:35岁以下……博士学位(公安、消防专业硕士学位及以上)。”

 

保卫处招人也需要博士?这激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进入新华网“今日热点舆情”栏目。为此,川大相关人员解释道,招聘的是保卫处管理人员。那具体做什么的呢?要“配合公安机关对校园内发生的刑事和治安案件进行侦破和查处”;要“参与调解民事纠纷”;要“起草工作简报、报告、计划、总结等”;要“完成处内交办的其他工作”。

 

戴先任:人为抬高门槛是贬低学历

 

行政管理不是学术研究,本来应该更重视工作经验、管理才能,很多有能力者并不一定就是高学历者,现在却要求博士以上学历,自然招来质疑。其实不仅是四川大学,很多招聘单位都抬高了门槛,动辄便要求硕士、博士学历,将很多求职者拦在了门外,其实很多岗位并不见得就是高学历者才能胜任。

 

以学历为条件进行招聘,也有其合理之处,因为高学历者总体看,比低学历者学习能力要强很多。但保卫处的管理岗位只招聘博士,并不是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做法。

 

川大保卫处的这种招聘是受到唯文凭论的影响。其实,招聘单位应该更多地注重应聘者的真才实学,而不应只看重对方的学历,这样会早早地将更多可能更适合的人才挡在了门外,并不利于招聘单位找到自己满意的人选。

 

而随着高学历求职人员越来越多,招聘单位的要求自然是水涨船高,这反过来更刺激一些学生继续求取更高学位。继续深造本是好事,但现在的一些学历学位,含金量大幅下降,据统计,我国在读博士生人数由1999年的5.4万人增加至2009年的24.63万人,10年间增加了4.56倍,但博士生质量却堪忧。

 

保卫处招聘需博士学历,其实也是对高学历的一种贬低,高学历贬值了,才让四川大学将博士降格录用。这释放出的信号,不是让大家都去获取高学历,而是应该让高学历更具有含金量,学校要以培育人才为目的,而不是给社会批发学历学位,而招聘单位也要以真才实学为录用标准。招聘单位不拘一格用人才,学校及教育机构则一心一意育人才,才是社会之福。

 

任希庭:保卫处招博士生有何不可

 

在我们的舆论场里,当硕士、博士的择业和“门卫”、“保姆”、“环卫工”、“杀猪匠”等词语遭遇时,引发热议似乎已经成了“历史定律”了。窃以为,感叹“时代变了,高学历不值钱了”倒也无妨,至于那些“学历歧视论”“浪费学历论”还是早该打住了。川大正大光明地招聘工作人员,只要是程序上公平透明,不搞暗箱操作、萝卜招聘,我们就无话可说,校方实在没必要出来解释什么。

 

很显然,无论是质疑者的吐槽,还是川大校方的刻意澄清,用“管理人员”“行政类岗位”等“高大上”的词语,去与“保安”“保卫处”做切割,其潜意识中都觉得保卫处、保安属于低知识岗位,让博士去干这个是浪费。中国人有句老话叫“比着框框买鸭蛋”,毋庸讳言,在就业领域很多人也有“框框思维”:一个是学历的“框框”,哪种学历就只能干哪种工作;一个是岗位的“框框”,岗位有高低贵贱之分。这样一来,拿着“框框”一套,很多人就很自然地认为,保卫处这个“框框”里,放上一只博士“鸭蛋”是多么的不协调、多么的另类。

 

人们头脑中有一个“框框”无可厚非,但如果总是以自己头脑固有的“框框”为标准,想当然地去评判现实当中招聘的对与错,好与差,有时就难免有些脱离实际了。正如网友所言:“在高校的大环境下,高学历的管理人员也是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大趋势。”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并不存在博士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的标准。毕业生的择业既由自身条件决定,也由社会需要决定。如果所有博士、硕士都按照大家设定的“框框”去择业,一旦碰壁哪怕窝在家“啃老”,也不愿意去干那些所谓的“低贱工作”,那才是社会的悲哀。


部分文章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联系电话:400-666-5643

原文来自:新华日报

更多相关阅读:

新闻热点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