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为什么企业会越来越没有文化?

河北人力资源外包网时间:2010-05-05
在我所经历的咨询项目里,我发现,如果客户是民营企业,并且访谈的是创业期就已经加入该企业的员工的话,那么往往他们都会对创业时期企业鲜明的文化,有着深刻的印象,他们常常会进行如下描述:
“创业时,老板充满了激情,经常亲自带着我们跑市场,跟我们吃在一起、住在一起,我们这帮兄弟也很卖命,经常都是没日没夜的干,虽然辛苦,可大家干得都非常开心,也很有成就感,我们都很怀念那段日子。”
他们在描述过去时,眼睛里放着光芒,可想而知,他们对企业有着很深厚的感情,可是,当他们在描述企业的现状时,言语里又充满了失望:
“现在公司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我们已经很难再跟老板有深切的交流了,大家工作纯粹就是为了工作,很多新员工根本对企业没有任何归属感,我们老员工也对公司越来越失望,现在大家觉得公司就是公司,没有太多感情。”
每次听到这里,我都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企业会变成这样呢,为什么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会变得越来越淡,员工对企业的情感也在不断消失呢?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企业创业时期的文化——老板文化

许多企业在创立初期,往往企业都会有这样的历史:创业者凭借着个人的能力和高度的创业热情,带领着一帮创业期的元老们共同打拼,此时企业的文化非常鲜明,员工积极性较好,凝聚力较强,因为此时的企业,员工和老板有着共同的理念、价值观,能够进入这个时期的企业也就意味着员工对企业的高度认同(其实就是对老板的认同),因而大家的行为高度一致,目标、愿景一致。
为什么创业期的企业能够有这样的文化呢?我认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来自于老板的个人魅力。能够把企业做起来,我想,这个老板通常都不是“一般人”,他们有着“英雄”般的气质,有着很强的“武艺”,能够“举起大旗”,拉起一班队伍,所以,能够很快的把企业做起来。这些老板们,基本都是凭借个人能力,靠着自己独到的眼光,选择了具有潜力的行业或领域,采用独到的手法,使企业迅速的发展起来,使创业期的元老们也迅速获得了较高的收益,因此,大家对“老板”充满了信心,对企业的文化也感受很深。
与其说这时候企业的文化鲜明,我认为,进、更应该说是老板给员工的感受太深刻,这时候的企业文化实际就是老板文化,老板的风格,其实就是企业的文化。

二、为什么企业文化不适应企业的发展

然而,随着企业在不断发展,企业的员工数量在不断增加,销售额也在不断增长,可员工们会发现,企业越来越没有文化了。
很多企业往往如此,当企业规模扩大之后,虽然财务上企业还在发展,可老员工对企业的感情却在不断变淡,新员工对企业则谈不上感情,这是为什么呢?
在我所经历的咨询项目里,我发现,这些企业的文化变淡的主要原因,都是因为过去的企业文化已经不再适应企业的发展,而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却没有进行及时调整。
由于企业在创立初期,老板的能力能够在业务上充分体现,作为“业务英雄”,他是成功的,可是企业发展进入成长期时,企业已经不能单靠业务能力就能够维持发展了,更多是依赖于企业的制度进行管理,所以,这时候老板当年的“个人风格”往往已经不再适用,甚至有时会造成对企业的错误引导,因而如果不及时调整企业文化,从“人治”向“法治”转变的话,则企业文化往往容易向恶性发展,因此处于成长期的企业,不进行企业文化的重建,企业则很容易让员工感觉到“没有文化”,或者是对当前企业文化的不认同。

三、如何加强成长期企业的文化建设

对于成长期的企业而言,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理念,能够保证员工对企业的高度认同,实际上就是让员工在制度以外也能够受到企业的深刻影响,从“软”的一面影响员工的行为,有利于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增强员工的积极性。
那么,成长时期的企业,什么样的文化,才是良性的企业文化呢?我认为,应该与企业的业务发展保持“步调一致”。企业进入成长期,往往业务管理上追求规范化,以保证流程的高效率,因而需要在制度和流程上进行规范化改进,而此时,为了保证制度和流程能够有效落地,就必须推动一种制度化、规范化的企业管理意识,此时,则应该在文化建设上,用明确的制度来保证文化的清晰、明确,因而,需要保证企业文化中核心理念、价值观与制度、行为规范紧密结合,让员工明确企业文化的每一项具体内容,都与企业现行的各项制度有关系,让员工不仅能够感受到企业文化,还应该能够看到企业文化,听到企业文化,时刻身在企业文化的氛围里,这才可以保证企业文化在企业的落地,让员工体会到文化的存在。
因此,要保证企业能够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保持着文化对员工的影响,就需要加强创业期企业的文化建设,通过明晰企业文化的内涵,并与企业制度紧密关联,则可以保证企业文化对员工的正面影响,实现企业文化的良性发展。


部分文章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联系电话:400-666-5643

更多相关阅读:

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