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是国际家庭日,国家卫生计生委昨日发布了《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通过对全国1624个村(居),3万多个家庭,涉及18万多人的调查显示,家庭规模小型化,2-3人的小家庭占六成以上,计划生育家庭的发展状况,总体上好于非计划生育家庭。但父亲在照料和教育儿童的过程中角色陪伴、教育不足,这方面有待改进提高。
全家“流动”留守儿童减少
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开展“中国家庭发展追踪调查”,这是我国首次由政府主导的全国性家庭追踪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家庭发展在诸多方面都经历着深刻的变化。
我国的家庭规模趋于小型化,家庭类型多样化。2人家庭、3人家庭成为家庭类型主体,核心家庭占六成以上。单人家庭、空巢家庭等家庭形态不断涌现。
流动家庭与留守家庭成为常态家庭模式。流动家庭的比例接近20%,农村留守儿童占比超过1/3,留守妇女占比超过6%,留守老人接近1/4。
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家庭司司长王海东介绍,通过流动人口调查发现,改革开放初期,流动都是中青年的男性劳动力,这几年的发展是家庭化流动趋势明显,夫妻共同流动。近几年是夫妻共同流动和夫妻带着孩子流动的趋势越来越加强,所以现在留守儿童数量是在逐渐减少的。
新家庭计划打造“好爸爸”
调查表明,父亲在照料和教育儿童的过程中角色陪伴、教育不足。父母双方共同照料儿童日常生活的只占7.5%,共同教育的只占11.7%,而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时期,父亲的角色发挥不足。
国家卫生计生委家庭司司长王海东指出,父亲在儿童成长、发育的最关键时期角色缺失,而这个时候最需要父母对孩子言传身教的,特别是父亲的作用。流动人口当中有一些父亲常年在外打工,亲子交流的机会比较少,所以在当前流动人口比较多、流动家庭将近20%的情况下,父亲的作用、角色发挥是不足的。
王海东表示,现在正在开展一项“新家庭计划”,其中就有家庭科学育儿,通过培训社区工作人员和家长,请一些专家培训家长和监护人,如何在家庭中对儿童进行科学养育和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第一座学校,这个环节的教育非常重要。“新家庭计划”针对家庭的科学育儿,怎么做好父亲、怎么扮演好父亲的角色都有专门的培训,相信会对改善这方面的问题发挥作用,会对家庭育儿有所支持和帮助。
城乡家庭收入最高差19倍
调查结果还显示出,城乡家庭收入差距明显,收入最高20%家庭的收入是最低20%家庭的19倍,农村家庭间的收入不均等程度大于城镇家庭。此外,城乡社区服务设施和功能差异明显。农村社区提供的各项公共服务比例明显低于城镇社区,基础卫生设施亟待改进。
反映在养老方面,照护和医养结合需求较大。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料主要依靠自己和家庭成员,养老服务的需求集中在健康医疗方面,对社会化服务的需求较大。
此外,计划生育家庭的发展状况,总体上好于非计划生育家庭。计划生育家庭在经济状况、健康管理、代际互动等方面均,明显好于非计划生育家庭。
据悉,此次调查共涉及全国31个省(区、市)、321个县(市、区)、1624个村(居)的32494个家庭,登记人口184439人,获得了社区、家庭及其成员在人口、经济、社会、健康、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基础信息,并深入了解了流动家庭、农村留守家庭和计划生育家庭等家庭形态的发展变化。
部分文章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联系电话:400-666-5643
原文来自: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