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人力资源如何创造价值

首席人才官时间:2011-06-29

  日前,由华南理工大学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办、智联招聘协办的“双周沙龙”在广州举行,多家知名企业高管参与讨论,本刊编辑了部分嘉宾的发言,与读者分享。

  主持人:什么样的人力资源策略最有效?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往往关注做法,但做法是否用到刀刃上?人力资源如何驱动组织绩效?

  汪维纲:智联招聘与大量客户公司的CEO进行访谈,归纳出CEO对于HR“好帮手”角色的几个期望:首先,中国社会正处于拐点期,将来招人越来越难,因为中国劳动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在2011年达到峰值,往后逐年下降,将来劳动人口增长速度可能会赶不上经济发展速度,也赶不上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目前已经有很多企业感受到用工难和用工荒,这不是危言耸听。与此同时,求职者的心态也越来越浮躁,所以今后企业面临的问题,是劳动力人口数量越来越少,而这部分人群还要面临更多诱惑,这为HR工作带来更大挑战。

  我们也跟许多CEO聊过,除了政策层面的问题外,CEO们最关心的就是未来有没有足够的人才支撑业务发展。没有足够多、足够好的人才,是阻碍企业未来长期发展的瓶颈。

  当然,挑战也是机会,因为老板头疼的问题,一定是大问题,大问题就有大机会。对于HR领域的从业者来说,未来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结合CEO访谈,我们也做了研究:HR,从CEO的角度,能够增加的价值是什么?能够做什么事?有几方面:

  做好常规的HR事务性工作当然是前提,但在未来,仅仅做这些,不足以应对刚才说到的挑战。CEO的期望是什么?招聘、人才配置和培养,然后是组织发展和组织结构设计,还有绩效考核,保证绩效的同时如何激励?包括评估方式等,要建立起体系,另外还有接班人培养,包括部门经理和团队领导人……这些都属于战略层面的内容,因为没有CEO的支持,这些工作通常是做不了的。

  另外,老同事俱乐部也是值得考虑的做法,在国外非常重视,尤其在咨询、投行等领域,会有专门的组织,做离职员工的资讯,包括找工作、最新研究、商业合作等,在中国这种做法重视还不够,HR如果在这方面做些功课,一定能得到CEO的赏识。

  还有就是针对同行的做法,要进行研究,走出公司内部,去研究全球的最佳实践。

  雇主品牌的打造,也是HR很重要的价值提升策略。有个简单的办法可以检验HR在公司内的地位,通常公司网站都有职业发展、招聘类的页面,看看流量情况,有的企业能达到排名第四,除了主页、搜索、产品之外就是这个页面,但通常来说,这个页面的浏览量是排名靠后的,如果这么靠前,说明雇主品牌影响力非常大,很多人对加入这家公司工作感兴趣,这是很说明问题的,证明雇主品牌的强大。

  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幸福度非常高,这些都是雇主品牌的一部分。

  当人才稀缺的时候,当人才面临很多选择的时候,雇主品牌做得强,公司就有可能得到更多人才以支持其业务发展。

  很多HR认为做品牌不是自己分内的事,但在战略层面能够赢得CEO尊重的HR,往往在这些方面做得很成功。HR如果能够满足CEO战略层面的期望,一定可以实现更大的价值。

  刘善仕:向标杆企业学习,是HR快速成长的捷径,一定要走出自己企业的小天地,多与业内同行交流,向优秀的做法借鉴经验。

  你无法直接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但可以学习专业机构的调研,研究最佳实践企业的做法。

  李琼:提到雇主品牌,我也很感兴趣。海格电气十年前进入中国,最初跟TCL国际电工合作,后来在惠州建立自己的工业区。在惠州本地,员工常说进入海格工作,日子就像天堂一样,但是一出了惠州,没人知道我们,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雇主品牌非常重要。海格集团是德国家族企业,不上市,默默经营50多年,非常低调,但是现在环境真不一样了,全球化、资源整合,如果还是低调做事,竞争力就失去了,所以去年开始,我们把雇主品牌作为海格的一个战略方向。

  海格每5年有个战略目标,从2011年开始的5年,人力资源的目标就是打造雇主品牌,从两个方面做,一个是继续经营好内部,内部员工受到激励、能力提高、看到发展机会、对价值观和文化有高度认同,这样的氛围不断完善,业绩肯定会提升;另外就是外部的做法,我们要在市场和品牌方面做些宣传,让外界的人也能知道海格是家什么样的公司。

  汪维纲:这是大势所趋,因为机会太多、公司太多、职位太多,所以要占领员工头脑中的好公司、好工作的位置。因为人的一生,换工作的数量是有限的,最多也就是几次,换太多的,公司还不要,所以基本上就几次选择机会,如何让员工选择你这家公司,这是需要做品牌的。快乐的员工是雇主品牌最好的传播方式。在中国,大家都很浮躁,所以好酒也怕巷子深。

  罗宁友:几年前,就听说人力资源拐点要到来,现在我感觉已经提前到来,目前就是这样,工人找工作比大学生挑剔。劳动力市场变化太快,HR也要快速应变。员工留用、工人留用、技术人员的留用,都是特别现实又迫切的问题。

  李琼:现在环境下,期待员工忠诚真的很难。企业内职位和空间都有限,培养是应该做的,但是给别人培养,这也是很现实的事情。所以必须要想别的办法,真的没有忠诚度怎么办?我们现在的做法是留住核心知识和技术。人走了没办法,但是要留住这些人的关键知识。我觉得这是将来的趋势,我们才刚开始这样做。


部分文章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联系电话:400-666-5643

原文来自:首席人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