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灵活用工策略凸显企业战略眼光

上海金融报时间:2011-04-01

  一些有前瞻性的企业已经在新的经济形势面前意识到变革,传统单一化的用工方式已经难以应对突如其来的市场变化。和经济繁荣时过度用工紧接着在萧条时期裁员的恶性循环不同,他们采取了更为积极的方式———这就是使用全职员工和短期及第三方派遣用工组合的灵活用工策略

  灵活用工策略是大势所趋近日,整体招聘解决方案提供商———科锐国际人力资源公司发布的《2010中国企业灵活用工策略及实施市场调查报告》。这份专门针对金融危机后中国企业用工策略的市场调查报告显示,灵活的用工模式体现出其独特的优势,正在成为被大多数企业逐渐认可的一种用工方式。同时,调查报告也为众多企业雇主如何在新的经济环境下招聘和管理短期及第三方派遣等灵活雇员,并最终寻找到企业人才用工结构的最优组合,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此次的调查数据显示,16%的被访者认为金融危机之后,灵活用工方式对公司保持竞争力很重要;超过4成的被访者认为比较重要;82%的企业被访者表示了解派遣、临时性,项目制用工等灵活用工方式,71%的被访企业表示已经正在使用这种灵活的用工方式,更有超过49%的企业雇主表示,未来一年考虑使用以第三方派遣为主的灵活用工方式。由此可以看出,灵活用工已经成为一种市场趋势,为大多数企业所接受。

  另外,在关于对灵活用工方式优势了解程度的调查中还发现,有79%的被访者认为通过灵活用工能够有效增强组织弹性,节约固定人力资本。另外,大多数企业对于灵活用工方式能够延长雇员考察期,合理规避用工风险,满足业务季节性波动性需求,外包繁杂事务性人事工作,有效缓解紧急用工压力;合理规避用工风险等其他优势也都有相当的了解。从这些调查也看出,企业的管理者不仅仅是已经意识到灵活用工方式的必要性,而且对于这种用工方式的优点也有相当的了解。

  模式面临实际操作挑战尽管灵活用工方式已经被大多数企业所接受,但在实际的应用中仍会发现,真正在国内全面普及这种用工模式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此次的调查报告中关于“灵活用工数量占企业用工员工总体数量的比例”的数据显示:45%的被访企业表示灵活用工的员工比例小于5%;15%的被访企业表示灵活用工的员工比例在5%~10%之间;另有14%的被访企业应用灵活用工的比例在20%~50%;仅有8%的被访企业表示,在用工员工总体数量中,超过50%都采用灵活用工的形式。从这个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在绝大多数企业的员工构成中,临时性、派遣、项目制等灵活性雇员的比例仍然只占少数。

  为什么灵活用工模式在实际操作中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呢?企业雇主对采用灵活用工方式的顾虑多为灵活用工员工的企业归属感不强。的确,灵活雇员很难在短期内真正融入企业,激发他们的归属感、真正发挥他们的作用还是存在很大问题。

  科锐国际人力资源专家向记者表示,企业可以先在不涉及核心管理的岗位采用第三方派遣等灵活用工方式,通过实际的操作积累培训方式、人文关怀等方面的经验,为今后大规模应用做准备。另外,企业可以在一些重要岗位进行实践。要知道,“短期派遣”的过程同时也是用人企业和受雇者相互磨合与熟识的过程———它更像是双方约定的“试用期”,并不能排除企业未来有长期职位的需求,而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曾经被“派遣”来的高级打工者和专业人才,便可预期成为企业未来的中流砥柱角色。同时,在操作中也要注意薪酬的制定策略,短期派遣职位比长期职位的薪酬要高出20%,而高端职位更可能高出30%-40%,这样也可以补偿短期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

  可以看出,只要采取上述循序渐进的方式,一方面企业为灵活性雇员提供合理透明的薪酬待遇,在日常工作中尽量减少和正式员工的差别化;另一方面企业认识到灵活性雇员是企业非常宝贵的潜在人才资源,通过阶段性的项目或短期工作考核,将优秀的灵活雇员转为企业正式长期雇员,可以有效降低员工用工风险,消除灵活用工员工的企业归属感不强的顾虑,构建更为系统的灵活用工模式。


部分文章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联系电话:400-666-5643

原文来自:上海金融报